第319章 苹果天尊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午读小说网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319章 苹果天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9章 苹果天尊

  第319章苹果天尊

  【五牙楼船战舰在咱们今天又称隋五牙战舰。

  这种楼船战舰起源于隋朝,因起楼五层遂得名五牙,舰长五十五米,宽十五米,吃水两米二深,船只高度有三十来米。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古代中式战船,顶层阁楼作瞭望和指挥用,下四层置兵。

  隋时在海上的威胁相较来说并不多,而且基本都是小船,因此五牙楼船最初的火力设置也基本都是为应对轻型敌人。

  每一层楼皆设女墙箭垛,让士兵们张弓射杀敌人,而应对敌船最主要的手段是拍杆。

  其原理也非常简单,拍杆就像是一个大号的桅杆,上置巨石,交战的时候绳子一放,巨石自然下落直接砸碎敌船。

  然后甲板上的士兵转动绞盘,利用滑轮系统将拍杆重新拉起来,然后就可以再次瞄准拍击了。

  初版的五牙楼船上前后左右设有六组拍杆,打起来的时候直接冲进敌方船队,六管齐下循环拍击,据说威力无匹。

  想象一下跟个大虫子似的,还挺喜感。

  而等到唐朝继承了这种战舰之后,寻思这么大的船空着也不太好,于是干脆将绞车弩、投石机这类大杀器安置在了楼船上,这种战船也就有资格被称为舰了。

  根据如今能找到的文献来看,战国末期时首次出现了能够一次发射多支弩矢的连弩,在当时需要多人用绞车上弦。

  汉代首次出现了床子弩,这种东西没得说,就突出一个力大砖飞。

  唐朝的工匠将连弩和床子弩合二为一,并将汉代床弩的单弓臂改进成多弓臂,于是唐代绞车弩便诞生了出来。

  这是一种安置在车上能够随时移动的巨型弓弩,以绞车张弦开弓,弩臂上设一主六副七条矢道,主矢道置巨箭,副矢道弩箭略小,拉动扳机后七矢齐发,射程七百步,唐一步约合一米五五,绞车弩的射程也就是约一千米。

  相较于绞车弩这种大杀器来说,唐朝的投石机就非常简单,依然还是非常传统的拉拽式,即是一种简单的杠杆系统。

  木杆一头放石头另一边让人拉,虽然效率低下但胜在造价便宜。

  这两种东西再加上唐军的火箭,对倭军堪称是降维打击了,因此能大胜确实不奇怪。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后来宋继承了唐的这些东西,都只是做出了改进,缺少根本意义上的革新。

  八牛弩算是在床弩和绞车弩的基础上做出改进,增加了五百米射程。

  在抛石机的上也只是改进装载石头的重量,其最高杰作号称七梢砲,需要两百多人拉动,能将六十四公斤重的石弹抛到100米处。

  其中的能量转化和能量损耗只能说让人落泪,而且其实用性也要打个问号。

  结果就是蒙古人从西亚找来的工匠随手一改,回回砲出炉直接轰碎了襄阳城,把南宋砸的亡国。

  但实际上在当时,回回砲这种配重式投石机在西方并不新鲜,属于是阿拉伯工匠的折中产物。

  更不提彼时西方就已经有经典的扭力式投石机了。

  真要看变革还得看大明,直接改砲为炮,玩儿火药去了。】

  汴梁的御苑中,赵匡胤脸色略有一点沉重。

  蹲在旁边以小玉斧作笔在地上划出来这回回砲的样子。

  盯着看了两眼,赵匡胤站起身用脚将那回回砲简单的线条直接抹去。

  旁边赵光义将脸上多余的表情抹去,满是真诚:

  “兄长,弟请掌将作监判监事,定为兄长分忧!”

  赵匡胤看了看亲弟弟,最终还是左手搭在其肩膀上:

  “有心即可,如今你不过知一图而已,土木工匠皆不懂,去之何为?”

  赵光义略略低头,看着攥在兄长右手中的玉斧,便也从善如流不再说。

  重新坐回石凳上,赵匡胤心里则是慢慢起来一个想法。

  一技能兴国,一技能破城,或许那些与异族通商之商贾应严令不得带匠造法器。

  嗯……以及得多看两眼,将这所谓的扭……什么投石机给记一下。

  赵匡胤心里记下来,应当从内侍当中寻几个善工笔的过来,不然单靠自己记,实在不保险。

  至于这弟弟……赵匡胤就不作指望了。

  自己弟弟啥样,自己能不清楚么?

  ……

  成都府衙中孔明倒是兴致勃勃。

  如今他单靠一支炭笔,也能将那些后世例法之图描得惟妙惟肖,看的庞统羡慕不已。

  孔明几乎是个全才,他是知道的。

  在南阳时,临帖、抚琴、丹青等都亲眼见过,甚至天气炎热时还能下河游上几个来回。

  那时庞统就惊叹过孔明的精力似乎无穷无尽。

  而如今,看着孔明掏出了一个被打薄的石条比在纸上,三下五除二下便将一个投石机的绘图反丝毫不差的绘在了纸上。

  然后还有闲心再换毛笔,蘸墨后工工整整书上“扭力式投石机”几个字,庞统忽然就有点心塞。

  “士元以为此物如何?”

  被孔明问话惊醒,庞统默默调整了一番心态凑过去仔细打量了一番,很快也看出来门道:

  “这投石机威力如何,全看这扭结之绳材质如何。”

  庞统琢磨了一下,觉得就算是用粗制麻绳代替这部分,都不太容易。

  “而且相较于那……拉拽式投石机。”

  庞统伸出手指点了点,述说自己的意见:“各有优劣。”

  “毕竟此类拖拽之砲,制作、操作皆易,仅需几个铁质部件,三五士卒仅需一刻便能搭建起来。”

  “而这西方之砲,更显精细,恐怕不便携带,且那扭绳若想好用,恐非牛筋或胶绳不可。”

  公安县工学兴起后,一些大型器械紧要之处便需要一类绵软但又有韧性,类牛筋之物。

  孔明带着他夫人花了不少功夫,最终只研究出来以桃胶代替,但桃胶同样稀少价不菲。

  叹口气摇摇头,孔明也笑道:

  “也不知那西方,是如何解决此物。”

  至于那拍杆,成都府衙众人也是看一眼就明白了。

  毕竟如论遍布各地的水力坊中,类似这滑轮之物并不少,齿轮更多。

  公安县更是早早就有了一个齿轮工坊,作吉金(青铜)齿轮和铁齿轮,以为工学器物之用。

  也是因此,孔明还想到了几个改进这拍杆的办法,打算回头就绘制出来送回荆州。

  这拍杆虽然限制颇多,但就如那拉拽式投石机一般,就突出一个易制便宜,结构简单耐用。

  而那船只上的巨弩就好似这扭力式投石机一般,好用但需实时维护,且价格不菲。

  这般一想,孔明便想起来了生产力三字。

  匠造之物好不好用,也得看实际使用,就如那具装铁骑强悍,但如今生产力不足根本无法大规模列装。

  这扭力投石机也是一样,小小的扭力绳便将他们难住。

  这科学的材料研究之途,如今才不过刚上路。

  不知何时才能找到能完美替代牛筋和桃胶的东西?

  孔明又添了一份新的烦恼。

  ……

  甘露殿中阎立德和阎立本再次兴奋起来。

  此物于唐有大用,而阎立德最擅此物。

  阎立德从未感觉任职将作监能有如这两年一般轻松过。

  更强的铠甲,更好的马具,优良的战船,好用的军械,后世的匠造理念,画法改进以及建筑等物,皆让阎立德如获至宝。

  最重要的是,相较于那竞争激烈的武将,能臣鼎力的文臣。

  匠造一道如今唯有他阎氏两兄弟。

  此前阎立德和阎立本都打算让儿子蒙门荫好入仕途,但如今两兄弟商量了一下:

  入什么仕途,不如来研画技,学匠法。

  能成大匠,在如今大唐大有可为啊。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站在地图前打量着辽东和朝鲜半岛。

  作为一个优秀统帅如今再明白不过,如今有这新砲图纸,辽东的小城或许很难再阻碍唐军的脚步。

  高句丽随时能破,半岛随时能入。

  但打下来之后,如何让其生生世世皆为唐属,这才是问题。

  如今既然能选,那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希望能够永绝后患。

  毕竟光幕上如今看到的种种事情就是最好的教训。

  将帅毫不在意的纵兵,让唐在百济之地离心离德,后虽有刘仁轨暴力征伐平患,但李世民并未在其中见到矛盾平息的迹象。

  被压下去的矛盾迟早会有爆发的一天,这是李世民看“自己”处理东突厥事态的狼狈之姿所得出的感悟。

  而且这高句丽与中原从广神时起,至皇子治派李世勣灭国。

  数十年间,几度大军攻伐,大小何止百战?如此双方的仇恨矛盾更是大破天,要怎么解决?

  因而,李世民对于大唐在辽东的经略有了一个比较悲观的态度。

  以及这新罗,唐反倒是给其在扫灭了半岛的阻碍。

  李世民思绪万千,此时倒是感觉,这辽东论富庶论善战皆不如草原诸部。

  但其中矛盾复杂程度,较之草原诸部高了十倍不止。

  开疆易,开华夏万世之疆,难矣。

  不过……李世民嘴角提起笑容:

  正因如此难,朕才必为之!

  【白江口之战刘仁轨能随便将倭军捏扁搓圆,除了硬件差距之外,知识水平的领先也非常重要。

  就像倭军对唐军发动板载冲锋并不是脑袋一热就上了。

  根据倭国自己的记载,白江口之战时他们观察天象,认为风向对自己有利:

  倭船顺风而行,唐军逆风动弹不得,虽有坚船然不能动,有何惧哉?

  但是让倭人无法理解的是,明明是逆风,打起来之后唐军反而还能冲着倭军航行,并最终将倭国战船给包围了起来。

  这一点其实并不复杂,船只逆风时候,只要调整船只和船帆角度,整体保持在左右35度到45度的夹角,船只就能够以之字形逆风航行。

  风吹在弧形船帆上时,因为在理想流体中等高流动时,流速越大压力就越小的关系,船帆对风所形成的力做了分解,得出了一个前进的力。

  也就是伯努利效应,高中物理课本里说的清清楚楚,而且生活里也很常见,不难理解。

  我们的祖先对此虽不明白,但依然总结出来了航行经验,一般俗称逆风驶船法。

  倭国既不明白也不理解,结果就是被唐军反包,并在上风口肆意发射火箭,将倭军安排了个明明白白。

  所以剥开白江口之战的外衣会发现,倭军和唐军从社会制度到士卒素质,从工艺水平到知识水平,全方位都有明显的差距。

  因此白江口之战本质上是文明等级的胜利。

  不过说到唐军的海战扬威,就不免让人想起来航海时代华夏的缺席,如此就不免让人扼腕。

  有说法认为,中国发明了指南针,但指南针却引来了强盗,这个说法不能说不太正确吧,至少也能说是没有一点道理。

  事实上文明和科学的起源是无数个小概率事件的集合,是属于标准的当下的结果。

  就比如西方在公元前三百年《几何原本》成书,这部数学作品划时代的提出了公理化思想,从定义、公设、公理出发,用逻辑规则锤炼出了严密的公理化演绎系统,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最终将杂乱的数学和几何知识整理成了严密系统的科学体系。

  既然已经有了如此超前的理论体系和公理思想,那么西方数学开始大发展了吗?

  当然没有。

  即使有了这本超前著作,西方的数学和科学进展依然非常缓慢,真正将现代科学推进了一大步的反而是阿拉伯帝国。

  萨珊波斯灭亡之后,阿拉伯帝国的势力扩展到中亚,这片土地能同时享受东西方的文明成果,数百年的太平时光中,阿拉伯的数学才开始的飞快发展。

  东方的造纸术给阿拉伯打了底子,西方的《几何原本》成为阿拉伯的指导理论,再从印度取得天文学知识,这些造就了阿拉伯灿烂的数学成果,并在阿拉伯帝国衰落后反输回西方。

  这些知识与十一世纪西方开始出现的透明的镜片,一起促进了几何理论和光学理论的萌芽,以上种种最终才促成了西方的文艺复兴。

  但直至此时,东西方尚且还能说是不同方向的文明,而真正将东西方拉开代差的是西方终于出了一个科学上的孔子式的人物:

  苹果天尊,牛顿爵士。

  牛爵爷其他成就暂且不谈,在航海上他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提出了六分仪的模型,英国海军根据这个理论最终成功制造出了八分仪。

  就此,人类在海洋上想要确定自己的位置可以不用再依靠星象或者沿岸地理,可以放心的进行远洋航行。

  至此海洋霸权时代才正式开启,东方才真正的开始掉队。

  而指南针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环。】

  不好意思,今天工作上的事儿比较多……看LOL的朋友应该晓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udu8.cc。午读小说网手机版:https://m.wudu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