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七、陈家女、陈家妇_娘子,请息怒
午读小说网 > 娘子,请息怒 > 四百一十七、陈家女、陈家妇
字体:      护眼 关灯

四百一十七、陈家女、陈家妇

  夜,陈家祖宅,老夫人住处。

  此时宾客早已散尽,梁氏让刚刚回家的阿瑜住到了她这里。

  就寝后,祖孙俩说着体己话。

  “.孙婿待你可好?”

  “好呢。叔夫君他不喜拘束,王府后宅也没那般多规矩。夫君每次忙完公务回家,都要给孙儿带些外地零嘴吃食.”

  “呵呵,你倒是个好哄的。”

  梁氏慈祥的笑了笑,又叹道:“说起来,你上头没有公婆管着,平日在王府倒是能自在些。”

  这话祖母能说,阿瑜却不能接。

  婆媳关系千百年来都是一个大难题,站在阿瑜亲人的角度看,上头少了长辈管束,自然能过的舒服些。

  可阿瑜却不能表露出任何一丝‘幸好夫君没爹娘’的意思。

  梁氏也没在这件事上继续深入,又道:“我听人说,王妃极贤慧温柔好相处,倒是那蔡氏性子乖张,在府里没人欺你吧?”

  “没有没有。”

  阿瑜连忙否认在王府生活的久了,阿瑜早发现猫儿并非只如外界传闻的‘温柔好相处’那般,若没点心机和手段,怎会让叔叔多年来对她敬爱有加、怎会与蔡那般难搞的人相处的和和睦睦、怎会让玉侬对她死心塌地。

  王妃,可没那么简单。

  不过,为了让祖母安心,阿瑜还是多解释了几句,“祖母也知,夫君从海外归来,无亲族兄弟帮衬,家里许多事都需府内姐妹支应,大家都忙着外间大事,自然没工夫整日在后宅算计。”

  说起这个,阿瑜口吻间有一丢丢的得意。

  当今大族,妻妾进门后,要么相夫教子、要么负责繁衍香火,大多不愿女眷再抛头露面。

  王府却不同,陈初不但不阻止,甚至还鼓励家人继续参与自己喜欢的事业用他的话说便是,若无正事可忙,整天闷在家中,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便是没矛盾也憋出矛盾了!

  是以,阿瑜入王府后,从未中断过与外界的密切联系,在继续开拓眼界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成就感。

  这种事在别家不常见,反正颍川众多世家的媳妇进门后,成年累月不出府宅,明艳少女变深宅怨妇的例子比比皆是。

  梁氏闻此,不由好奇的问道:“你们几人都有甚大事在忙?”

  “王妃管着鹭留圩农垦,祖母或许不知这家商行体量,这样说吧.去年年末河北路边祸,夫君带兵北上,王妃以鹭留圩农垦为主,短短十五日,便为大军筹措粮食八万石、草料近二十万石,组织来民夫两千!当时爹爹都吓了一跳,他说,仅王妃手中这鹭留圩农垦,几可抵唐、颍、寿三州之力!”

  明明说的是猫儿,阿瑜却也忍不住自豪起来,好像有这么一位厉害姐姐,是件很值得臭屁的事。

  “这王妃是个有本事的。”

  梁氏能在丈夫去世的情况下,带着几个儿子将大部分家业守住,自然不是庸人。

  可比起近年在齐国无人不知的楚王妃所做的大事,梁氏当年经历竟被衬的有些小儿科了。

  “是呀,姐姐是厉害,却也不是天生厉害的。”

  阿瑜这话讲的微酸猫儿农女的出身不是秘密,但凡了解一下,便能知道猫儿早年间是一个不识一字、没见过世面的小村姑,和陈初相互扶持,一步步成长到了今日。

  夫妇相濡以沫、以彼此为后盾、搏世间险恶、驱拦路豺狼的故事,简直满足了阿瑜这种小文青的所有幻想。

  只可惜,陪叔叔经历那些的女主角不是自己

  梁氏听出了孙女语气中少许异样,却也没说破,只道:“那旁人呢?旁的女眷在忙什么?”

  “蔡姐姐掌着四海商行和冶铁所”

  说起蔡负责的事务,阿瑜点到为止,倒不是不想在祖母面前夸蔡,实则是因为她打理的事,有很多不能对外人说

  仅阿瑜所知的,四海商行底下的走私漏舶队伍规模之大,当属天下第一,和金、周两国各地文武有许多隐秘勾当。

  而冶铁所产出,更是隐秘至极,好像和天雷炮有关系,阿瑜对此也只知晓些皮毛。

  反正,王府女眷中,数蔡行事诡秘,她手里好像还有一个独立于淮北军政系统外、以青楼楚馆为根基的谍报系统。

  阿瑜平日经常帮陈初整理、归纳公文案牍,这才对以上等事有所耳闻。

  此刻,面对祖母,阿瑜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了‘蔡州陈家’的人,自然要守好家里秘密。

  “玉侬管着玉容香妆、花容包包等场坊姐姐原曾想让她帮忙掌家,后来却发现她太过溺爱孩子,现下也不敢把后宅的事交给她了,哈哈哈.”

  不知不觉间,阿瑜对猫儿的称呼从‘王妃’改回了更为习惯的‘姐姐’。

  说起玉侬时下意识的笑声,也并非取笑,而是说不清怎回事,想起玉侬便让人开心。

  她是王府后宅的开心果,不止阿瑜和她相处时觉着开心,便是陈初和玉侬待在一起时,也肉眼可见的放松。

  别看猫儿整天惩治玉侬,可她和蔡两人私底下说起玉侬时,也时常被气笑。

  这边,梁氏从阿瑜的口吻、称呼间终于确定,孙女在王府还是蛮开心的,这才彻底放下心来,笑着问道:“那阿瑜呢?阿瑜管了些什么事?”

  “孙儿呀,孙儿掌着淮北舆论场。”

  阿瑜唯恐祖母小看自己的事业,挑着些能说的解释道:“祖母,如今蔡州五日谈、大齐七曜刊的报道风向,舆论引导,都是孙儿做的谋划,近年来孩童间流行的小人书、连环画也出自孙儿之手。夫君讲,舆情之事,轻则可凝聚民心、引导风向;重则可颠覆一国,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番说法,已将舆论宣传上升到了国家大事的层面,可阿瑜却没等来祖母的夸赞和惊叹,梁氏只是笑了笑,却道:“女儿家嫁了人,诞下子嗣才是正事、大事。你即便做下再大的事,也不如生下一个大胖儿子来的重要.”

  满怀热情的阿瑜不由一滞。

  催生这件事,阿瑜已在娘亲那边经历过了,原本不算什么。

  让她失落的是,即便坚韧、要强如祖母,好像对女子做大事也没多少认同。

  在王府待久了,阿瑜忽然觉着自己和世间女子有些格格不入。

  在王府时,虽然几人在一起也聊夫君和孩子,但也能聊淮北淮南的局势、聊场坊经营、聊玉侬别出心裁的设计。

  因王府内有猫儿和蔡存在,女眷的共识便是生了孩子也不耽误做事,更何况,她们做的这些事都和夫君的大业息息相关。

  一家人共同奋斗不好么?难道非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日日无所事事枯坐宅中等待夫君归家,才算贤妻良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udu8.cc。午读小说网手机版:https://m.wudu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